26《三峡》导学案
雅安中学初二语文组 编者:陈淼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能记住《水经注》及作者郦道元。
2、对照注解,整体感知课文;能记住本课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3、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的语言, 能体会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来源:学科网ZXXK]
4、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5、能背诵并默写全文。
【学习重点】
能掌握文学常识、字词、翻译等基础知识。
【学习难点】
能品味文章语言,展开想象,体味作品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1、反复朗读,在读中感知、品味、体会。
2、学习字词时,注意文言知识的分类掌握,譬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课外文言文中相关的问题。[来源:学_科_网]
预习案
【教材助读】
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66——527),字善长,北魏范阳涿(zhuō)县(今河北省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他好学博览,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有地理巨著——《水经注》,为我国古代的地理科学作出了重大贡献。
2、背景资料:
《三峡》是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江水》中的一段,《水经》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记载全国水系的地理著作,作者已不可考。由于它记叙简略,郦道元旁征博引为之作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面的著作,名《水经注》。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地理著作,也是宝贵的文学珍品。它与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刘考标的《世说新语注》、李善的《文选注》齐名,史称“四大名注”。
《水经注》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3、题目解说:
此文选自《水经注疏》,是一篇描写长江三峡壮丽景色的游记散文。文句简洁,意境优美,是《水经注》中最具魅力的篇章之一。题目是编者加的。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西起重庆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全长约200公里。因瞿塘峡挺拔险峻,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险湍急,故有“瞿塘雄,巫峡秀,西陵险”之说。
【整体感知课文】
一、明确学习目标
二、熟读课文,译读课文,知识积累
1、给加点的注音:
略无阙( )处 重岩叠嶂( ) 不见曦( )月 夏水襄( ) 陵 沿溯( )阻绝 乘奔( )御风 素湍( )绿潭 绝巘( )怪柏 高猿长啸( ) 属( )引凄异 哀转( )久绝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自( )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 )夜分( ),不见曦( )月。
(3)虽( )乘奔( )御风,不以疾( )也
(4)沿( )溯( )阻绝
(5)绝巘( )多生怪柏
(6)每至晴初霜旦( )
(7)属引( )凄异
3、找出并解释句中的通假字:
(1)略无阙处( )
(2)哀转久绝( )
4、解释句中的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
(2)虽乘奔御风( )
(3)略无阙处 ( )
(4)至于夏水襄陵( )
(5)良多趣味 ( )
5、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2)回清倒影 ( )
(3)每至晴初霜旦( )
(4)素湍绿潭 ( )
(5)空谷传响 ( )
6、翻译句子: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句子:X k b 1 . c o m
(1)侧面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
(2)写三峡秋天景象的句子是 , , ,
, , 。
9、我的疑问:
课中案
【检查预习,解决疑问】
1、 检查预习
2、 解决疑问
【自主学习】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2、再请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的意思,给下列句子用斜横线划分节奏。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 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清荣峻茂
每至晴初霜旦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3、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理解文意。疑难处注上记号。
4、能说出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写了什么,文章是从哪些角度写景的。(师点拨并板书)
5、能在反复朗诵及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合作探究】
1、文中描写的三峡两岸的山势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2、.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
3、作者运用哪些语句来描写三峡春冬的景色的?观察角度有何不同?
4、作者描绘三峡秋天的景象时选取了怎样的时间和事物?请用两个词语概括其特点。
5、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6、文章结尾引用渔人之歌,有什么作用?
7、我的疑问:
课后案(训练案)
一、解决疑问
二、文学常识填空
《三峡》选自 ,作者 , 著名 、散文家。三峡指 、 和 。
三、默写《三峡》
四、根据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本文描写三峡景物主要有六个方面,根据文章内容,在修饰语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或在景物的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
高峻的 汹涌的 清澈的碧水
的瀑布 哀转的 悲凉的渔歌
2、作者描写三峡秋季景色重点突出的四个字是 、 、 、 。
3、“秦时明月汉时关”的实际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和关塞”,本文也有一些这样的语句,请找出两例。
4、有人分析“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个结尾时,认为“泪沾裳”把自然景物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假如你是行舟三峡间的一位旅人,目睹肃杀的寒秋,耳闻哀转的猿啼,你会有怎样的思绪?用第一人称写一写。
5、有些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体,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在下面两幅对联的前面填上省名。
上联: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
下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
上联: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下联: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6、我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