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材料一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材料二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2分)
二者都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认为意识决定物质。(2分)
(2)材料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2分)
两者的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2分)
14.(1)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3分)网络文学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产生的,短时间内拥有了庞大的读者群和写作阵容,有一定的客观必然性,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新事物。(3分)
(如果学生答网络文学中的色情、暴力等文学不是新事物,只要用了新事物的判断标准来回答问题,同样是可以给分的。)
②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网络文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许多作品还比较幼稚,文学性还有待提高。(2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2分)对待网络文学应该热情支持和悉心呵护,促使其成长壮大。中国作协推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互通共融的做法,有利于网络文学的发展。(2分)
(2)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2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都是文学的组成部分,都要服从于文学整体。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必须共融。(2分) ②事物发展是前途的光明性和道路的曲折性的统一。(2分)网络文学作为新事物虽然在文学性上还很不足,但是其发展前途是光明的,势必与传统文学互通共融。(2分)
14.(1)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党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尊重世界的物质性,尊重自然的体现。(3分)
②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决定。(3分)
③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必须首先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3分)
④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3分)
⑤要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需要一切从实际出发,事实求是。从中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客观形势出发,具体解决各地的实际情况。
(每点3分,共12分,答到其中四点即可得满分。从其他原理角度回答,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从“人定胜天”到“美丽中国”,旨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从“人定胜天”到“生态文明理念”,再到 “美丽中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3分)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理念的提出,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前进。(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