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雅安中学! 现在是:2024年12月22日
当前位置:首页 > 学科网站 >

高一年级期末复习资料(二) 孙静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2-18 16:02:26 浏览次数:3019次

高一年级《经济生活》复习资料(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内容、地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   原因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    为什么是主体?
          个人收入
的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公平含义
                                            社会公平的  收入分配公平意义
                      分配原则:处理好效率  重要体现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与公平关系                
效率与公平关系
分配                                     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关系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财政的含义和实现方式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财政                 财政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收入:含义、渠道、因素、措施
                                                     支出:含义、分类
           国家参与分配                              财政收支关系
                                                     含义
                                      税收及其种类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征税和纳税                 种类
                                                                 原因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
                                                                 纳税人的权利
【注意】
1、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部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2)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客观要求: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我国的经济发展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能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详细区分(留意:在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主要形式 含     义(表现)
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粉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因投资钱而取得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付出劳动获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属于管理成员的收入)
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让金等,包括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入股、转让、再承包等)
3、①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②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4、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提低、扩中、控高”。
5、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③发挥财政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国民收入
的再分配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
③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6、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7、财政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免费义务教育、各种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助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如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电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三农”的投资。③对行政管理与国防投资。④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稳。如: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各项具体措施)
注意: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8、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面对经济形势,财政政策不是唯一的手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别 实施条件 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紧缩现象。
采取措施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增发国债。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联系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总量平衡。
9、不同的社会制度上的税收有其共同点:
(1)税收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
(2)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3)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4)税收都取之于民。(我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税收都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6)税收都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10、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它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以税收和利润的形式上交给国家,形成国家收入;二是以工资等形式分配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三是企业自留部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11、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以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加强薄弱环节。
12、关于分配的几个名词
(1)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2)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分配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分配政策: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控制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取缔非法收入等。
1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别
含义不同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容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属于货币政策
主体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过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经济严重萧条局面下,货币政策不明显,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为改变税法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


高一年级《经济生活》复习资料(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内容、地位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按劳分配   原因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意义    为什么是主体?

          个人收入

的分配                               多种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收入分配公平含义

                                            社会公平的  收入分配公平意义

                      分配原则:处理好效率  重要体现    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与公平关系               

效率与公平关系

分配                                     处理好效率

                                             与公平关系   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

                                                    财政的含义和实现方式

                                     财政及其作用

                           国家财政                 财政作用

                                     财政收入与支出  收入:含义、渠道、因素、措施

                                                     支出:含义、分类

           国家参与分配                              财政收支关系

                                                     含义

                                      税收及其种类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征税和纳税                 种类

                                                                 原因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违反税法的行为

                                                                 纳税人的权利

【注意】

1、我国实行现行的分配制度的必要性

1)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我国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部平衡和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

2)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3)客观要求:我国的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4)我国的经济发展证明,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能激发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详细区分(留意:在公有制经济中,也会存在按生产要素分配)

主要形式

     义(表现)

按资本要素分配

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取得的税后利润,债权人取得的利息收入、股息粉红、债券、股票交易收入等。(因投资钱而取得的收入)

按劳动要素分配

在私营企业、个体经济和外资企业中,劳动者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收入。(付出劳动获得的收入)

按管理要素分配

企业管理人才凭借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而参与分配的方式。(属于管理成员的收入)

按技术、信息等要素分配

科技工作者、信息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信息资料取得的收入(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等)

按土地要素分配

凭借土地取得的收入。(土地的租金、出让金等,包括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入股、转让、再承包等)

3、①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

  财产性收入: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

4、怎样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1)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为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提供制度保障。

2)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提低、扩中、控高”。

5、合理认识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具体措施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占合理比重

 

①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

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打破单一的按劳分配,促进居民收入的多样化

③发挥财政在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保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国民收入

的再分配

 

①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②强化税收调节,特别是个人所得税的调节,整顿分配秩序,防止两极分化

③调节财政对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制的支出力度,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6、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

1)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

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3)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7、财政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免费义务教育、各种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助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市场的不足,如①财政加强对能源、交通运输、邮电电信、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投资。②加大对“三农”的投资。③对行政管理与国防投资。④对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支出)

3)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稳。如:我国当前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及各项具体措施)

注意:如何判定财政的作用

    凡是财政加大社会保障支出,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条件的就属于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凡是财政加大对基础设施、大型工程,支持农村和区域发展的,就属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凡是稳定物价、调节市场需求的就属于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8、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面对经济形势,财政政策不是唯一的手段)

 

扩张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稳健的财政政策

区别

实施条件

经济增长滞缓,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

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

经济平稳运行,没有明显的通胀和紧缩现象。

采取措施

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增发国债。

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胀率。减少国债发行规模。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联系

国家通过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总量平衡。

9、不同的社会制度上的税收有其共同点:

1)税收都是为实现国家职能服务的

2)都是以国家政治权力为前提的分配关系

3)分配的主体都是国家

4)税收都取之于民。(我国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5)税收都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6)税收都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

10、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它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它包括三部分:一是企业以税收和利润的形式上交给国家,形成国家收入;二是以工资等形式分配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三是企业自留部分,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11、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指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基础上,国家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配,以保证非物质生产部门的需要,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加强薄弱环节。

12、关于分配的几个名词

1)分配方式:主要有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等

2)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分配原则: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分配政策:在坚持共同富裕目标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控制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取缔非法收入等。

1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区别

 

含义不同

 

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调控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内容不同

 

凡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债,保护价收购粮食等都属于财政政策

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都属于货币政策

主体不同

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过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

货币政策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直接制定的

联系

①二者都是经济政策,属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②在一般条件下,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相互配合使用的。经济严重萧条局面下,货币政策不明显,财政政策则显得比较有力。在抑制经济过热方面则相反,因为改变税法需要时间,这就使财政政策不可能具备货币政策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及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