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法思考
高中地理组 陈 俨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提升,那么,在目前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我们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全新编排的新教材,实现课标要求,培养高考考纲要求的四种能力,切实用好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成绩呢?个人认为应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调整原有认知模式,准确定位师生角色: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新课标背景之下的师生角色的一种被广泛认同的基本定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教师要充分认同学生在学习全过程中的自主性学习,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自身学科知识、思维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方位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主导性作用的发挥及其重要,具体应体现在教师的两个了解和和一个设计上:一是对学生现有知识基础、思维习惯、思维能力的充分了解,二是对学科知识内容本身的难度、逻辑、结构的充分分析和了解;一个设计是指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设计,该设计不是简单的课堂教学过程的提前设想,它同时应该包含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及能力发展的提前预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背景下的高效课堂教法:它应该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师与学生的一种思维的牵手,它应该是教师走下讲台对学生的一种主动迎接,它应该是教师预设之下学生的一种认知思维的探索,它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预设与安排之下学习能力的一种循序渐进的发展与自我提升。
二.充分重视课堂导入,情境创设设疑激趣:
在新课标思想的指导下,充分考虑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有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法不应重复以前开篇名义进行知识介绍的讲法,而是基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现象存在,发现其中存在的地理情境,在疑问产生的基础上探索问题产生的背景与解决问题的方式,由此引入课堂内容,还愿学生思维认知的本来过程,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及自我思维能力的形成。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每一节课的导入,导入时间或短或长,导入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应该遵循以下共同原则:
1.新课导入的材料和知识应该实现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的有效对接,它不应超越班级大多数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能力范围;
2.导入材料尽量贴近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入,体现知识和生活的联系;
3.让学生感兴趣是我们课堂开始阶段最需要做好的一件事,因此,新课导入的形式可以有多种选择,或图片、或视频、或故事,但只服务于一个目的,激发学生兴趣。
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节中,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用多媒体展示几组图片,第一组是青藏高原的高原景观,一张是海洋的图片,展示的过程中给学生讲述麻姑仙女曾经看到沧海变桑田的传说;第二组是学校旁边的青衣江洪水涨落前后的河床;第三组图片是夏季暴雨前绿意盎然的周公山和暴雨后因地表径流冲刷后的山地同一地点,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引申补充自己日常了解到的相关地表形态改变的实例,完毕后设问:
1.地球表面形态是否可变?
2.地表形态变化的时间尺度怎样?
3.是什么力量导致了地球表面形态的改变?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由此引入本课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知识。这样的引入因联系生活实例以及多媒体形成的视觉冲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知识讲解精讲多问,设问导学层层递进:
在教材讲解之前,备课要抓准教材结构和知识内在逻辑,精讲重点难点知识,层层设问、步步深入,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形成学生自身完善的逻辑思维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师而言,最需要解决好的问题有两点:
一是课堂讲解内容的大胆取舍,什么内容以讲为主?什么内容适当放手带学生自主学习?这一问题的思考要求我们的老师要有对知识本身和高考在相关章节知识要求层次的准确把握;二是每节课针对学生导学问题的具体设定,设计的问题应体现教材知识学习和学生思维发展的双重递进,并在此基础上设定合理的问题梯度。降低最初设问难度,将其建立在学生课前最初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之内,将知识进行难度分解,实现课堂初始阶段对学生知识层次的一种主动迎接,然后将问题设计成阶梯状层层递进,让学生步步达成,这样的方法必将大大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在上课过程中带给学生极大的思维快感,在教师的指引下达成最终的能力养成和良好的思维习惯。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中,地方时的知识一直是学生倍感头痛的一个知识难点,在新课讲解过程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读图思考内容,并将其进行细化分解,设定出以下问题:
1. 全球共划分多少个时区?每个时区跨多少经度?东西十二时区与其它时区有何不同?
2. 为什么要设定中央经线?一个时区有几个区时,几个地方时?读图分析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有何特点?
3. 以中央经线为中心,各时区的经度范围如何确定?
4. 知道经度,如何求其所在时区?
5. 知道经度,如何求两地区时差和地方时差?
6. 找到国际日期变更线,并计算东西十二区的区时差,总结从不同方向跨越日界线的时间变化。
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地方时的知识也讲解完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设定的问题的引导之下,整个学习过程基本以学生为主体,而且问题的渐进式解决也让学生很有成就感。
四.紧扣考纲要求,实现高考四种能力阶梯式分解,渐进式培养:
不管课标和教材如何变化,高考始终是高中地理教学绕不开的话题,高考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文科综合考核的四种能力要求:即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能力培养非一日之功,而应贯穿高一到高三教学的全过程。而新教材的编排特点应该说给我们的老师提供了学生能力培养所需的大量素材:读图思考、案例、活动等等。用好这些素材,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对四种能力要求进行由浅入深的阶梯式分解,从而在高中地理教学的全过程中实现学生能力的渐进式发展。比如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城市化》一节图2.18是一个简单的坐标图,那么如何从基础入手,初步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1.要求学生读出该图的标题、横坐标和纵坐标、图例;提问:这幅图表达的是什么信息?(甚至可以要求学生大声朗读图的标题,并提醒学生注意时间尺度)
2.从图中的每一根曲线可以读出该类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什么信息?
3.坐标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速度怎样表达?
4.如何利用坐标图中读出的数字信息进行相关计算?
以上四个问题难度呈阶梯状提升,第一问非常基础,所有学生都能回答,但从第二问开始体现能力要求,所以采用开放式设问,鼓励学生大胆作答,最终引导学生提炼出坐标图表达的常见信息:变化趋势、变化量、变化速度等;而第三题建立在第二题讨论的基础上,有部分学生可找到正确答案,那就是曲线的斜率(即曲线陡缓),这道题甚至可继续引申:如果横纵坐标互换,曲线的陡缓会怎样变化?第四题由于已经达到了坐标图中的高考考核水平,所以由教师补充讲解关于变化量(增、降、不变)、变化速度、以及比重变化与数量变化的转化,这样的问题设计其实已经基本涵盖了坐标图在考试中(含高考)的常见考法,可以确信,在经过反复多次这样的学习讲解以后,大部分学生对坐标图的信息提取能力将会极大提升。同时每一个问题应要求学生组织答案当众回答,老师点评答案打分,并示范用科学的专业术语进行表达,从而培养学生准确的描述和阐释能力。这样的能力培养贯穿地理教学的全过程,四种能力的养成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五.知识掌握重在落实,检查督促考练结合:
课堂教学的目的与意义不仅在于新课知识的讲解与突破,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知识的检查落实上其实有更高的要求。理论上讲,检查落实的形式应因班级类型、学生层次甚至学生个体差异而不同。但事实上我们目前很难实现具体到每一个学生的检查形式,那么,常规的课堂提问、课后练习、章节考核是我们教学中的一种常态检查,那么如何在常态的形式之下体现高效,个人觉得在于提问的针对性和教师对学生答题要求的着力点,针对性在于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而给予不同层次类别的学生问题的选择:基础能力要求的识记类、能力要求较高的成因分析类、或是针对训练学生规范答题能力的表述类,而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全过程中,严格要求层次、逻辑、关键词的科学规范,从高一的每一节课去培养答题所需的正确的表达方式。练习精选、章节考核步步跟进,不留遗漏,针对我们的生源组成情况,加大练习的强度,但真正分析近年来的高考考题,基础的夯实和中档难度的题型应是我们练习的重点,对文科科目而言,反复抓中低档难度题答题的准确性,通过强度的积累,把速度与能力的要求练成一种习惯是我们无奈却有效的选择。
六.高效课堂的教师要求:
1.接受学生知识与能力现状,倡导激励与肯定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的认定往往会变成一个班级对学生个体的群体性认定,并在一段时间之后内化为学生内心深处的自我认知,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认知都会带给学生强大的影响,并从内在作用到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的现实表现,这一点早已在心理学上得到了证明。肯定与激励不一定能实现学生由差到优的转化,但一定不会把学生变得更差,抱着这样一种心态,也许会让我们的课堂因为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
2.良好的教师素养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真诚的态度,民主平等的心态,优美丰富的语言,充足的信息储备,过硬的专业知识等等。客观的说,实现课堂高效最终的依托还是教师自身专业素养全面的发展与提高。
几句话总结个人的教育教学思想:
我的教育思想: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实现生命中智慧与人格的自我觉醒,带着这样的觉醒走向社会的时候,他会是一个有自我学习与自我完善能力、有独立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
个人理解的高效课堂模式总结:目标预设引领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推动目标实现,练习反馈强化能力养成。
师生良好交流的核心(教师角度):持续的善意,包容的态度,换位思考的能力。
我的课堂观:珍惜三尺讲台给我的话语权,让教师有尊严地站在讲台上,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生动、美好、成就与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