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特别指出“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是“五育并举”的凝结点,具有树德﹑益智﹑强体﹑育美的重要意义。合理利用五一假期,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规划出合理的五一实践活动,4月27日,雅安中学润心班主任工作室通过微信平台开展了第二次线上
主题研讨活动。活动由王莲、付凤平主持,工作室全体成员参会。
本次主题研讨活动以“高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为主题,大家从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的形式﹑实践活动的安排三个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劳动教育的意义。首先主持人王莲老师引出了主题,提出了高中学生需要开展合理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教育。羊巧玲老师对这个讨论主题进行了肯定,认为正值五一到来之际,这个主题是非常恰当合适的,并就此提出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起始点,是“五育并举”的凝结点,具有树德﹑益智﹑强体﹑育美的重要意义。而当前的高中生由于学习任务重,无论在家还是在学校对劳动的参与都极少,且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劳动教育。王莲﹑黄芳和罗明瓷老师就班级学生情况提出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在班级中,学生因缺乏劳动教育而职业规划目标不明确﹑对劳动概念模糊,有必要开展一场“生活即教育”的劳动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的形式。明确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开展实践的前提。羊巧玲老师查阅资料,明确了劳动教育的重点是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而普通高中要注重围绕丰富职业体验,开展服务性劳动、参加生产劳动,使学生熟练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创造价值,具有劳动自立意识和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以此为引领,各位老师就劳动教育形式展开了讨论,主要分为两种:王莲、黄芳老师提出的参与形—参与劳动,体会劳动之苦;辜霞老师提出的观察形—记录劳动片段,体会劳动之美。
集百家之长,共探问题之疑。此次线上研讨活动,工作室成员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收获颇丰。通过此次活动,各位老师更加明确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相信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之下,学生的德智体美劳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