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精品课程评选标准
(摘录自雅市教〔2012〕53号 )
1.“市级精品课程”项目要求
系统性——模块内容相对完整,内部体系完善。
科学性——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体现课程改革理念。
先进性——教学重点、难点有所突破,学术水平市内领先。
操作性——教学设计具体,提供的资源有用,策略可行。
实效性——教学效果好,学生负担轻,实现高效低耗。
示范性——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精品课程评奖申报类别
精品课程评选申报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一个模块(单元、章节等)为单位;二是以某一相对独立的内容(如语文科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为单位;三是在德育、管理、教师培训等领域开发的校本课程。
3.申报材料
(1)精品课程申报评审表。
(2)精品课程参评材料。
A.整体规划。从课程整体高度(如学段、学期等)对某一模块或单元课进行考察和规划,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总体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相关策略,课时安排等。
B.教学设计。具体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或学案,包括课时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包括设计意图、依据等)、板书设计等。
C.教学实录。对模块中典型课例的教学实录,课例覆盖面至少占整个模块总课时三分之一以上;单课的实录为完整的教学流程。课例必须提交文字实录,有条件的可附加课堂录像。
D.课程资源。包括教学内容、课件(完整的一个或若干个与课时配套的教学课件),素材(用于辅助教学,可以是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练习(单元、课时的同步练习以及检测试题),拓展(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可以是教学内容的补充;也可以是教师备课资源的补充,如:名师课堂、优质教学设计、学科专题网站)等。
E.教学经验。包括教学反思(项目团队对模块开发、课时设计与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教学建议(课程研发人对如何使用本课程开展教学提出建议,重点说明适用的教育对象与条件,指导使用者根据不同教学实际对课程设计进行调整和变通)。
F.课程资源网站的网址(校园内网和公用互联网)。
G.特色材料。与精品课程相关的其他特色材料,由提交者自行定义分类名称。如与本模块教学相关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经验和小论文等。
其中,A-F为必交材料,G为选交材料。参加市级精品课程评选者,除网络提交外,须向评选机构提交纸质参评材料一份。
精品课程申报人须遵守学术规范。引用和参考他人成果须注明出处。
不予评奖的情形:
1、剽窃他人成果;
2、引用他人成果超过三分之一。
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建立雅安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建设专项补助基金,主要用于市级精品课程建设的仪器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购买图书资料,参加学术交流等。凡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市教育局对每个精品课程一次性奖励1万元,县(区)教育局配套奖励1万元。
2、组织保障。建设精品课程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各县(区)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要把精品课程建设与校本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结合起来,在经费投入、人员保证、管理机制等方面不断创新,高质量、高水平地组织实施。校本课程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校要努力建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并可单独申报校本课程。
市教育局将向入选精品课程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将其作为评选各类荣誉及评定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并把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纳入教育评估体系,作为评价学校课改实验工作的重要指标。
本文由雅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解释。
附件1: 雅安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评价标准
附件2:雅安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申报评审表(初评)
附件3:雅安市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申报评审表(复评)
附件4:雅安市2012年精品课程、特色学科组建设工作进度安排
二○一二年七月二日